9 22 穷就算了,为什么我们还越来越忙了? a 1700
8848hr,巅峰培训网

Home | 管理咨询 | 职业认证 | 公开课 | 企业内训 | 培训师资 | 培训搜索 | 北大研修 | 清华研修 | 分类广告 | EDP

d6 46 10e
5e 巅峰培训论坛 > 29 51 休闲时刻 17 > 1c 13
f2 你必须先进行登录 才能发贴,注册新会员请点这里.
48
今日贴数: 4 7487 10  |主题总数: 5 77039 16  | 帖子总数: 5 79730 16  | 会员总数: 4 2533 1b4

最新贴子 |  热门贴子 |  搜索贴子 
237
15 e4
  12 26 本版搜索:  
12 ac 10b
    4a 您是本贴的第 5 10546 b5 个阅读者  
  主题: 22 穷就算了,为什么我们还越来越忙了? 4f 12 2020/8/17 14:07:32 d0   
64
    5 zgzx1 47
47
   等级: e 论坛骑士(三级) 40
   积分: 4 2366 42 分
   注册: 9 2009-5-20 40
   发表: 3 706 2 ( 3 415 48 主题贴)
   登录: 4 1083 ed
1 1 e7   
22 穷就算了,为什么我们还越来越忙了? 35
650f      近来,朋友圈最扎心的一句话莫过于:
     穷就算了,为什么我们还越来越忙了?
     忙也就算了,还老了……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你有没有想象过一个画面:
     70岁的时候,你可能还要像现在一样工作:每天电脑码着字,敲着客户方案,做着PPT……
     这不是危言耸听。
     因为我们将不可避免地成为“过劳一代”。
    
     1930年,经济学家凯恩斯曾预言:
     100年后(也就是2030年)人类会因为无所事事而烦恼。
     他给出的理由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每周只要工作15小时,就可以彻底摆脱贫穷。
    
     也就是说,在凯恩斯看来,10年之后,我们这一代人每周只要工作5天,每天工作3小时。
     但这个预言显然站不住脚。
     因为我们现在所面临的问题,不是每天要不要工作3小时。
     而是要不要加班3小时。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1、一代更比一代忙
    
     这其实是一个很吊诡的问题。
     既然科技一直在进步,机器在不断地取代人工,但为什么我们一代更比一代忙?
     这很不合理,不是吗?
    
     就说美国。
     从上世纪40年代末到80年代末,美国的生产效率提高了两倍以上。
     劳动者只需一半时间,就能创造出40年前的全部财富。
     那么把8小时工作制,缩减成4小时,这不是很正常吗?
     现实却恰恰相反。
     上世纪90年代,美国人居然迎来了“过劳时代”,工作时间每天还增加了2个小时左右。
    
     日本人更苦逼。
     他们在上世纪80年代就率先迎来了“过劳时代”,并领跑全球。
     我们常说的“社畜”一词,就来自日本上班族对自我的嘲讽。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事实上,二战之后,随着科技的突飞猛进,很多国家的劳动时间确实开始缩短。
     但奇怪的是,这种趋势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出现了逆转。
     几乎所有的发达国家,员工的劳动时间都突然开始增加。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美国全年工作时间的变迁 (1967至1996年)
    
    
     不久之后,很多发展中国家也后来居上,把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远远甩在身后。
    
     比如说,进入到21世纪后,中国香港、中国台湾、印度、泰国、菲律宾等国家和地区的每周工作时长,都超过了45小时,比发达国家中工作时间最长的日本都要长。
    
     而在中国大陆,过劳问题同样严重。
     有数据称,有超过30%的人每周工作超过50小时,有近10%的人超过60小时。
    
     这真是一件令人匪夷所思的事:
     科技在发展,生产力在进步,可我们并没有享受到什么岁月静好,伴随而来的,只是各种压迫下的苟延残喘。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2、反生产力
    
     俗话说“物极必反”。
     所以,既然有“生产力”,就一定有“反生产力”。
     啥叫“反生产力”呢?
     就是说,我们发明的工具,本来是为了提高效率的,但是越往后,却发现越占用了你的时间。
    
     打个比方,在过去,我们给领导或客户作报告,往往只要准备一份简单的手稿。
     但随着1990年PPT的面市,我们开始把它作为重要的工具。
     但你发现没?
     原本只要花一小时就能完成的手稿,现在我们可能要花一天时间来做PPT。
     所以每一个熬夜做过PPT的人,大概都骂过这款软件。
     PPT哪里解放了劳动力?它明明是在消耗劳动力呀。
    
     汽车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反生产力”的代表。
     当初我们发明汽车,是为了节约时间。
     比如说,一款汽车每小时可行驶50公里,而步行每小时只能走5公里。
     但汽车真的为我们节约了时间吗?
     你有没有算过,为了买这辆车,你得工作多长时间?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假如你年薪20万,而这辆车也需要20万,那么你就要为这辆车整整工作1年。
     当然,这还没有算上你为了找停车位、支付保险、维修保养、汽油费用和罚单,而花费的大量时间(这也涉及到消费主义的问题,后边会谈到)。
    
     而随着交通越来越拥堵,汽车的行驶速度也在下降。
     实际上,现在汽车在城市的真实平均速度每小时还不到6公里。
     也就是说,车速和步行速度其实差不多、甚至不如骑自行车。
     除此之外,你还得花时间和钱去考驾照。
     现在你还觉得汽车节约了你的时间和精力吗?
    
     而从全社会的角度看呢?
     汽车不仅在消耗消费者的时间和精力,同时它也在消耗生产者的时间和精力。
     据2015年的数据统计,仅福特这一家企业就拥有19万员工。
     这些员工原本可以为全世界种植玉米、小麦,可以养活上百万的人,但现在他们却在拼命地设计、生产、和销售这些汽车。
    
     而其他人呢?
     他们也在为购买汽车而拼命地工作、为修理汽车而努力工作、为维护交通而辛勤执法、为提供燃油而努力工作……
     这种劳动力的“浪费”,是双向的。
     所以,很多科技产物乍一看是为我们节约了时间,但结果往往没那么简单、甚至是背道而驰。
     ……
     这就叫“反生产力”。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3、生产工具的反噬
    
     工业革命时期,工人们为什么要捣毁机器?
     因为机器是工人的假想敌,它们只干活,从不讨价还价,也不会去搞什么罢工游行。
     最重要的是,他们不仅力气大,技术还好。
     和它们一比,工人简直秒成渣。
     所以工人天然地讨厌生产机器。
    
     不过当时的工人有个误解,他们老觉得机器会抢走他们的饭碗。
     其实大可不必,他们更应该担心另一个问题:
     机器只会使他们变得更加廉价。
    
     事实上,自从工厂引进了大机器生产,工人的日子就更不好过了。
     因为一旦实现机械化生产,很多工作便不再要求工人有熟练的技能。
     也就是说,普通工人以前还能靠力气或者是手艺和老板讨价还价,现在不行了。
     在影片《摩登时代》中,卓别林每天只要干一件事——把螺丝拧紧。
     而这样的事,连家庭主妇和小孩都会。
     所以工人进一步失去了议价权。
     要么加班,要么失业,工人哪有什么选择。
     (而在社会主义国家,完成了工业化升级后,工农阶级的政治地位也逐步弱化)
    
     类似的情况也发生在上世纪80年代。
     那时,电脑开始遍及工厂和写字楼。
     有些专家天真的断言:
     电脑象征着后工业时代的到来,它消除了千篇一律的劳动,使我们都成了脑力劳动者。
     但后来他们却发现,那些整天敲键盘的女事务员,她们的工作和在工厂做组装一样单调乏味。
     发现没?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
    
     工业革命时期,大机器把工人变成了廉价的低专业性劳动者。
     现在,电脑又把白领变成了廉价的低专业性劳动者。
    
     油管上有人写了一个段子,很值得玩味:
     “入职以后,公司给每位员工发了一台电脑,表面上是每人拥有了一台电脑,实际上是给每个电脑配了一个人。”
     这句话的潜台词就是,每台电脑前面的座位,和生产线上的机位没啥不同。
    
     而如今爬在格子间里敲键盘做PPT的那些人,和当年踩着缝纫机的女工也没有本质区别。
    
     是的,劳动者就是为生产工具配套而生的,无论生产工具怎么变,这个底层规律不会变。
     只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配套的生产工具有所不同了,他们还不断打破着私人时间和工作的界限。
     笔记本电脑、手机、电子邮件、APP……
     工作时间和休息时间变得模糊,
     于是我们变得无路可逃.....
    
     记得几年前的一则新闻吗?
     一位新浪的程序员休假回家结婚,人家正举行婚礼呢,结果新浪微博的服务器瘫痪了。
     小伙子不得不打开电脑,原地开始加班。
     亚里士多德说:“大自然厌恶真空。”
     其实我们发明的工具,又何尝不是如此?
    
     我们本来期望它们更高效的解决问题,然而,与此同时,我们的边界也被打破了,最终成为了吞噬我们时间和精力的无脸怪。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4、“内卷化”效应
    
     一个电影院,本来大家都坐的好好的,前排的观众,突然站了起来。
     你劝他也不听,于是你也只能站起来,
     你后排的观众也因此只能站起来,最后,全场观众都无奈地跟着起立。
     于是滑稽的一幕出现了,明明屁股底下有座位,大家却都不能坐下,一个个杵在那里,仿佛一个个沙碉......
     这个就是“内卷化”简单通俗的解释,这是在上世纪60年代,人类学家吉尔茨提出的概念。
    
     意思就是,在某些局面中,大家都在为超过别人而努力,但到头来,所有人都累到筋疲力竭,但整体利益并没有提高。
     现在很多人忙成狗,把996当成标配,和“内卷化”有分不开的关系。
    
     假设有个10人的程序员团队,老板1个月一共发工资10万,每人工资水平差不多,大家每天上班8小时,准时下班,其乐融融。
     其中一位想多赚点儿,于是开始每天加班1小时,多做了一些工作。
     老板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向大家宣布以后,工资总额不变,要根据每个人的表现绩效发放工资。
     于是这位积极的程序员,每月能多拿一些,然而,这意味着其他人都少拿了......
     其他程序员也只能效仿,通过加班来防止收入变少。
     最后呢,大家你追我赶,每天都加班2-3个小时,但每人的工资,还是最初的那么多。
    
     所以,没得感情的薛老师曾说过一句找打的话:
     “让你996的不是你的老板,而是其他愿意996的人”。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这话不讨喜,但很真实。
    
     我知道,你此时一定想骂老板卧槽无情,利用群众斗群众,其实他们往往也是“内卷化”的牺牲品。
     我们可以脑补上面那个程序员团队的老板,本来做着一款小众软件,挺滋润,可是被某个互联网巨头盯上了,利用体量优势复制加改良。
     这个小老板他只能把压力往下传递。
     巨头是最后赢家吗?也不见得。
     因为还有别的巨头想要跨界打劫呢。
     所以,在内卷化下,很难有真正的赢家,但是全体卷入者,都在默默的承受着代价。
     就像哲学家霍布斯所说:“这是一场一切人对一切人的战争。”
    
     而且,比较悲催的是,“内卷化”已经从娃娃抓起了。
     我儿子小学毕业,升了个不错的初中,在有心人的建议下,我去找了一家知名的辅导机构。
     辅导老师一开口,就要6万,看我犹豫,她说:“你知道吗,深圳小升初的学位差额10%,而Top10的中学初中部录取比例还不到10%,3年后,深圳中考升学率只有38%,你觉得自己的孩子不接受辅导,能超越62%的人吗?”
    
     接着,她拿出一份名单,慢悠悠地说:
     “您儿子是XX小学XX班毕业的吧?您看啊,他们班的李某某、张某某、袁某某……都报名了。”
     她一口气念出了一长串的名字。
     这时我才意识到,原来大家都在为能超越62%的升学目标而竭尽全力。
     这简直就是“军备竞赛”,大家都筋疲力竭,但真的有意义吗。
     努力,并不会让38%的升学率,因此变成48%、或58%。
    
     而且,倘若“H水中学”这类,再来个跨界搅局,情况可能就更糟糕了,你不得已要参与这场战争。
     这大概就是家长们共同的心声:
     “我本无心偷跑,是他们把起跑线往前挪了......”
     你说大家能不明白,现在补习班学的玩意,将来没啥球用吗?
     谁不想给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谁不想少花点钱和精力?
     但是为争夺那点有限的资源,大家也只能甘心沦为内卷化中的一个个傀儡。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5、消费主义的盛行
    
     《饱食穷民》中讲了一个小故事,故事虽然发生在20年前的日本,但是和我们如今所面临的困境很相似。
     一群长期在职场中的人,因为感到焦虑,在别人的介绍下参加心灵咨询团体寻求慰藉。
     活动内容很简单,甚至有些荒诞。
     比如说,他们会向众人讲述自己最隐秘的各种经历,或者大家在黑暗中一起陷入回忆,然后很多人哭了起来,周围都是抽泣的声音。
     虽然要花费他们几十万日元,但他们觉得值,因为活动似乎让他们的心情变好了。
     但这种活动真能缓解压力吗?
    
     其实这活动在中国有另外一个名字:教练技术。
     在中国也曾风靡一时,价格昂贵,号称是当代中产及伪中产的韭菜收割机。
     其实从心理学的角度,这只不过是利用环境和集体的影响,给人一种心理依恋,让你在那段时间有种特别的体验。
     但是长期来看,你并不能得到什么“解脱”。
     相反,你还要付出很多金钱,以及无法衡量的时间精力成本。
    
     《饱食穷民》中有大量类似真实故事,告诉我们消费主义是如何套牢我们的。
     很多人拼命加班赚钱,却永远跟不上自己的欲望增长。
     最终沦为了无需为温饱发愁,却依然陷入穷忙、被债务缠身的人。
     这就是“饱食穷民”的定义。
    
     每每我写到有关消费主义的文章,都会有人提出反对,说,赚钱不就是用来消费的吗?
     其实消费主义比消费只多了两个字,但却完全是两回事儿。
     “主义”是个很关键的词,也就是“为中心”的意思。
     所以,“消费主义”就是一种一切以消费为中心的价值观构建,让你以为所有的快乐都是建立在消费之上。
     甚至给你一种不去这么消费,你就没法混下去的感觉。
    
     鲍德里亚在其经典作品《消费社会》中,有一个耸人听闻的观点:
     一个人在消费社会中,根本没有所谓的自由。
     比如,你是一名职场女性白领,可以自由选择发型、包包、服装,以及各种化妆品、护肤品。
     但是,你没权力选择你妈妈年轻时穿的“的确良”花裙子。
     因为大家都会告诉你,这东西“过时了”。
     你若执意要穿,必然受到所在群体的白眼和排斥。
     你甚至丧失了不化妆、不洗头、不洗澡的权力。
     为了迎合你所在或者喜欢的群体,你必须要用相应的消费品来响应。
    
     商家也会创造各种具有身份感的产品来套牢你:
     抢到“猫爪杯”,你似乎就成为小资中的一员;
     拥有高档AJ,你就是年轻朋克;
     戴上一块万国,你就好像是精英了......
    
     然而,这一切只不过是一张虚假的通行证,只是为了让你满足某种身份的想象。
     这其实是人类一种自我定位本能。
     作为群居动物,我们都想弄明白一件事:
     自己在群体中到底处于什么位置?
     原始社会中,我们依靠个头的大小,力量的多少,谁跑的快等显性的特征来定位自己在群体里到底是个强者,还是个弱者。
     但在现代社会中,这些“原始指标”失效了,我们必须通过新方式来标榜自己的社会地位。
    
     商家们很懂得这一点,通过各种办法,让“消费能力”成为大家心中的硬指标。
     用小米的,觉得不如用iphone的;背正品LV的,瞧不上背高仿LV的,但背正品LV的,又打不进背爱马仕铂金包的贵妇圈子;别人都出国游了,而你整天宅在家就是没出息。
    
     于是越来越多的人,为了这种虚假的指标,日复一日,拼命工作,最终卷入到了过度劳动的循环里。
     我们想得到的东西太多,但我们可以燃烧的青春和生命却太少。
     于是,我们像是一个陀螺,在欲望和泡影中永不停息的旋转。
     就像鲍德里亚在《消费社会》中所说:
     “饥饿和匮乏,是前工业社会的主要问题;而疲劳,则是后工业社会集体症候。”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6、写在最后
    
     虽然从二战到上世纪80年代,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的劳动时间有过短暂的缩短。
     但假如用一万年为尺度,绘制一张人类工作时长的曲线。
     你会发现,这条曲线是一路走高的:
    
     在狩猎时代,人们的工作节奏是狩猎两三天,然后再休息两三天;
     到了农耕时代,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太阳落山我下班;
     而进入工业时代,人们每周至少要工作40小时,太阳落山我点灯加班。
    
     再看看现在,我们可能会说出这样的话:
     我会赶在天亮之前把Bug补好、我会在明早8点之前把文件发您邮箱。
     而且说这话还完全出于自愿和主动,你看够魔幻吧?
    
     我不知道这条劳动时间的曲线,未来会是什么走向,但我绝不会像凯恩斯那么乐观,觉得未来的人会因为无所事事而烦恼。
    
     当然,我并不想给你一个完全悲观的论调。
     也许“极简主义”,是对抗过劳时代的最好武器。
     工作上简单一点,对于管理者,没必要开的会,就别开了,八九成的会议其实都没球用。
     PPT也让员式少做一点,有时几句话就能解决的事情,干嘛非要折腾员工呢?
     如果你是一名普通员工,也可以遵循极简原则。
     比如一次专注做一件事、学会时间管理和沟通技巧等等,有研究表明,这样可以节约27%的时间。
    
     生活上也要极简一点,买东西之前,多问问自己是不是真的需要这玩意。
     这种理性思考往往会避免你剁手,因为冲动性消费占消费品的32%还多,这样不仅省钱,还省下宝贵的精力。
     实事上,朴素的生活也是一种享受,一杯清茶一本书的乐趣,虽然不浓烈,但是持久及深厚。
     最重要的是精神上的极简,过劳的本质是焦虑。
     而焦虑源于我们对未来的恐惧,说白了,就是想的太多。
    
     但是,谁能预料未来的事情呢?
     初中时,我的语文老师说,“为有我这样的一个学生而感到耻辱~”
     她可能打死也想不到,20年后,我竟然成为了一名作家。
    
     正因为有了这段经历,我没有让孩子去参加那个补习班,不是因为贵,而是我相信还存在更多的可能。
     他喜欢游泳,而且成绩很好,搞不好将来是个游泳健将;
     他喜欢B站,爱研究视频编辑,搞不好将来是个不错的UP主;
     当然,他也可能成为游泳健将兼UP主。
     既然有那么多可能,我们为何要急于预测和焦虑呢?
    
     就像社会学家郑野夫说的:
     “这是一个千年未遇的大时代,大家的温饱都解决了,可是我们却比任何一个时代都更焦虑,这太不可思议了……”
    
     链接:
    
     人工智能技术革命-南宁少年群殴事件-香港废青暴乱
    
     宋志平:我们的财富分配规则出了问题
    
     181位顶级公司CEO签署《公司宗旨宣言书》重塑新时代公司核心任务
    
     这是扯蛋!耶鲁校长:真正的教育不传授任何知识与技能
    
     好看的皮囊和有趣的灵魂,哪一个更重要?
    
     观点|抛妻弃子去奉献是制度的悲哀和耻辱 7f
130
12 2020/8/17 14:07:32 48
编辑该贴   回复该贴  
64
    4 牛人 4a
47
   等级: e 论坛骑士(三级) 40
   积分: 4 6752 42 分
   注册: 9 2006-8-14 45
   发贴: 4 2102 2 ( 4 1185 48 主题贴)
   登录: 4 3462 ee
1 2 e7   
2c 清华北大高材生挤破头去街道办应聘工作引发热议 35
23c      这两天,一张浙江余杭区招聘公示的截图,在朋友圈疯传引发热议。
     这份长长的公示名单里,清一色是来自清华、北大的毕业生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7f
134
12 2020/8/24 18:23:47 48
编辑该贴   回复该贴   删除该贴  
64
    4 牛人 4a
47
   等级: e 论坛骑士(三级) 40
   积分: 4 6752 42 分
   注册: 9 2006-8-14 45
   发贴: 4 2102 2 ( 4 1185 48 主题贴)
   登录: 4 3462 ee
1 3 e7   
12 内卷化的根因与化解 35
1438      “内卷”究竟是什么梗?是啥意思?
    
     内卷化一词,源于美国人类学家吉尔茨(Clifford Geertz)《农业内卷化——印度尼西亚的生态变化过程》(Agricultural Involution: The Processes of Ecological Change in Indonesia)。根据吉尔茨的定义,“内卷化”是指一种社会或文化模式在某一发展阶段达到一种确定的形式后,便停滞不前或无法转化为另一种高级模式的现象。这一概念最早是用来研究爪哇的水稻农业。在殖民地时代和后殖民地时代的爪哇,农业生产长期以来原地不动,未曾发展,只是不断地重复简单再生产。不能提高单位人均产值。
    
     通俗地说,内卷就是内部竞争。内卷(involution)本来是一个社会学术语,大意是指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停滞。现在很多高校学生用内卷来指代非理性的内部竞争类似于养蛊、互相倾轧之意,很有点“酱缸文化”的味道。
    
     例如:国际形势不好导致很多本打算出国留学的学生无法成行,因此考研/保研竞争更加激烈,就是一种内卷;中小学生上各种补习班也是一种内卷。
     具有负面意义,强调竞争的不必要、不理性、对人精神的打击和摧残。
    
    
     华为公司95后新人丘小海,以在青年中流行的“内卷”和“内卷化”视角,来透视华为这个巨无霸,竟然发现了许多“约定俗成”惯性中的大问题,邱小海对内卷化现象的提炼:
    
     1. 无意义的精益求精是内卷。
    
     2. 将简单问题复杂化是内卷。
    
     3. 为了免责,被动的应付工作也是内卷。
    
     4. 与预期的目标严重偏离的工作也是内卷。
    
     5. 低水平的模仿和复制是典型的内卷。
    
     6. 限制创造力的内部竞争是制度性的内卷。
    
     7. 在同一个问题上无休止的挖掘研究是内卷。
    
     邱小海对内卷化形成的社会经济体制人性的原因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选两段看看:
     内卷是一种无声的悲哀。它慢慢消耗了我们的聪明才智和青春年华,磨平了个人的锐气。陷入内卷之后,对个人而言,是一种无声无息不知不觉的虚度;对社会或机构而言,大量的人默默地做无用功,白白浪费了资源,降低了整体效率,削弱了对外的竞争力。
     内卷告诉我们,表面的精细、复杂、讲究不等于高级,更不等于先进,那只是一种自欺欺人的假象,一种黑暗中无知的消耗,一种悲哀的精神寄托。只有跳出圈圈,站在更高层次上的不断向外突破、创新和创造,才能不让那种精致的、繁复的、看起来特别敬业的内卷化状态困扰我们,才能回归到向上勃发的新常态上来。
    
    
     内卷化根因与化解
    
     欲成事者,须先觉悟“无限的可能性”,才可孕育造就新世界。
     内卷化对于新的生成和进化,是一种消极的力量。想破除这种力量,重要的是追问内卷化的根因。根因清楚了,解决的办法就自然流现了。
    
     1. 没有进化或者革命,就会内卷,就会进入囚徒陷阱、创新者的窘境……螺旋而不上升。
    
     2. 内卷的根源是一个组织获得资源的速度赶不上对资源需求增长的速度,组织成员的努力只是争夺现存资源而对开拓资源没有任何意义。
    
     3. 领导不懂业务,天天扯皮,四处摘桃子,搞技术的干不过搞政治的,就是普天下最大的内卷。
    
     4. 没有搞出跟我们人口,经济总量相当的创造和技术,没有掌握像样的核心技术(可以卡脖子的)。这就是内卷造成的,内耗掉了。
    
     5. 华为的流程、制度的大的框架已经很完善了,但是各个部门为了出绩效,把流程不断打补丁,搞得越来越精细化、越来越趋向“完美”。
    
     6. 内卷严重到了一定程度,就会以自然进化(或者自然变异、再或者自然灭亡)等各种方式结束内卷。以外力干涉内卷的结果几乎只会有一个,迅速形成新的内卷,形式不同,内涵一致。
    
     7. 大量专家在做的证明题(证明主管决策正确)就是典型内卷。老板刚刚发了一个发挥专家价值的讲话,我觉得风险很大,弄不好就是进一步的内卷。
    
     8. 内卷这件事情,是“熵增定律”发展的一种必然,无论何时何地都会有。既然如此,正视它的存在,想办法去尽量减少这种内卷,并且从内心里去允许这个过程的存在,会好一些?
    
     9. 那些试图用成功模式,试图用英雄人物的人性当作一把律尺,屏蔽掉人和万事万物巨大无穷性的企图,都是最邪恶的!
    
     10. 有限思维与无限可能性为敌,消灭可能性带来的纷乱;无限思维与可能性为伍,激发可能性而释放红利。
    
     11. 个人和人类的未来有无限的可能性。每个人有无限的可能性,每件事有无限的可能性,每个当下有无限的可能性。以每个人为原点,连接无穷的可能性。
    
     ……摘录。文/王育琨
     7f
134
13 2020/10/21 12:44:45 48
编辑该贴   回复该贴   删除该贴  
1b5
1 1 1 / 1 1 1a 页 每页 10 贴 本主题贴数 1 2 61   分页: 1d [ 1 1 10 ] a4 转到
87
管理选项:  删除  | 总置顶  | 置顶  | 精华  | 普通  | 转移该贴到:
 
快速回复(必须登陆成功才能发表)
55
 用户名:  密码:
 主  题:* 不能超过50个汉字或者100个字符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空格 超级链接 插入图片 插入Flash 35ed 飞行的文字 移动的文字
 

  7d
  
 
fb2
高层管理者培训与发展服务网-EDPSP.com
地址:海淀区中关村东路95号中国科学院自动化东楼
联系电话:010-8243115O 站长QQ:30989665
巅峰培训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5048987号 .
b75 11a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