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创业 |
|
等级:论坛骑士(三级) |
积分:2320分 |
注册:2016-1-29 |
发贴:842(318主题贴) |
登录:2123 |
|
|
为什么选在这个时间点开建?为什么选在这个地点位置?战略意义! |
中国在雅鲁藏布江下游建设超大型水电站的消息引发广泛关注。
为什么启动建设选在这个时间点?
为什么选在这个地点位置?
这背后又有什么深层次的战略考量?

它位于西藏墨脱县,恰好就在藏南地区(印度称阿鲁纳恰尔邦)的上游。
这个选址可不是随随便便定的,而是经过精心考量的战略布局。
很多人以为这个水电站建成后可以像印度控制巴基斯坦那样,通过控水来遏制印度。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这个工程采用的是引水发电,雅鲁藏布江水电站不会建设巨型大坝!主要利用墨脱县境内2000多米的天然落差,建设5座梯级电站。
这样做的好处就是不会蓄水淹没太多的土地,毕竟西藏林芝海拔相对较低,是西藏不可多得的温润气候,适宜适合农作物生长的地区。比如墨脱县县城就靠近雅鲁藏布江,离江边非常近,而且可供耕种的土地就集中在雅鲁藏布江的两岸。如果修建的水电站坝体太高,那么淹没的土地就太多了。
而且雅鲁藏布江中国段的水量,对印度影响没有那么大,因为印度境内是喜马拉雅南面,雅鲁藏布江印度段(布拉马普特拉河)常年雨量充沛,从中国境内流入量只占印度水量的四分之一。中国出境年径流-量为1600亿-1700亿立方米,布拉马普特拉河(印度、孟加拉国段)总年径流-量为6100-6200亿立方米。中国的水量不足以完全控制下游水量。
那这个水电站的战略意义到底在哪里?别急,接着往下看。
【三重战略布局,一箭多雕】
1、这个水电站项目的装机容量高达7000万千瓦,相当于3个三峡工程。发出这么多电,对西藏的经济拉动不用多说。西藏自己根本用不完,那么多余的电力会去哪里?
会输送给我们的邻国:巴基斯坦、尼泊尔、孟加拉国、甚至印度控制的藏南地区等。孟加拉国很多地区每天停电长达10小时,不是没电,是用不起高价电。如果有了便宜的水电,这些国家和地区的发展会得到巨大推动,自然会与中国形成更紧密的联系。
这样一来,藏南周边的国际环境就会对中国更加有利。这是不是比直接控水更高明的战略呢?
2、建设如此大规模的水电站群,必然需要大量的配套设施——道路、桥梁、通信、住房等。为了运送设备和材料,必须修建高标准的交通网络。这些设施建成后,顺便解决了藏南附近的战略交通问题。
印度曾多次抗议中国修建这个水电站,但这次中国下定决心要推进这个项目。特别是在印巴空战后,中国对印度的军事实力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底气也更足了。
3、安全缓冲区与经济辐射效应
投入1.2万亿建设的战略资产,肯定需要严密安全保护。围绕水电站的防空系统和安全缓冲区建设,实际上就在悄无声息地扩大对周边地区的控制范围。
与此同时,这么大规模的投资必然会带动墨脱及周边地区的经济快速发展。基础设施改善、就业机会增加、生活水平提高,这些变化会让藏南地区的民众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当他们对比自己所处的环境,会产生怎样的想法?这种无声的对比,或许比任何宣传都更有说服力。

中国雅江水电站的战略意义
1、经济层面:建设5座梯级电站,总投资约1.2万亿元人民币,可满足逾3亿人用电。工程建设将直接带动西藏基建、设备制造、服务行业飞跃发展,创造大量就业岗位,激活区域经济内生动力。工程建设期需10万工人,70%从当地招聘,直接创造就业;工程配套建设公路、铁路、5G基站,形成新的经济走廊。投运后预计每年为西藏贡献200亿元以上财政收入。稳定而便宜的电力供应将彻底改变藏东南地区能源格局,为高原人民美好生活奠定基石。
2、环保层面:预计年发电量3000亿千瓦时,可替代1.2亿吨标准煤的发电量,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3亿吨,相当于再造300万公顷森林的固碳能力。这一规模的清洁能源供给,不仅降低中国对化石能源的依赖,还将为西藏及周边地区提供稳定的电力支撑,助力西部和边疆地区经济发展。雅鲁藏布江下游段的梯级开发,通过截弯取直和隧洞引水技术,充分利用2700米天然落差发电,既减少了水库淹没面积,又降低了生态扰动,体现了中国在能源开发中对可持续发展的深刻思考。
3、国际层面:工程调节径流后,水量可以更稳定调控,下游国家在旱季、涝季,灾害烈度将大大降低,有利于经济生产。中国将通过多边合作机制(借鉴澜湄合作)与下游国家共享水文数据、开展联合环保科研,以大工程缓解其水资源安全焦虑,开展清洁能源合作项目,实现区域共赢。将这一“超级工程”转化为区域稳定与共同繁荣的催化剂。
印度的担忧是多馀的——建成后印度洪灾发生率将大幅下降!
印度对中国雅鲁藏布江水电站的担忧主要集中在两点: 一是担心中国通过控制上游水量影响下游农业灌溉,二是担忧水电站成为地缘博弈中的「水资源武器」。 然而,这些担忧既缺乏事实依据,也忽视了中印在水资源领域的共同利益。
雅鲁藏布江出境水量仅佔下游布拉马普特拉河总水量的1/4。雨季时,中国一侧的水电站拦截蓄留部分水量,反而有助于调节下游径流,降低洪灾风险。 此外,中国已向联合国提交20年水文数据,承诺不改变雅鲁藏布江自然径流,并主动分享水文信息,以科学调度保障下游生态安全。
通过旱季放水、雨季蓄洪的调节机制,水电站能够为下游国家提供防洪减灾的公共产品。工程建成后,印度阿萨姆邦的洪灾发生率预计下降12%,孟加拉国的洪灾损失将减少30%。 这种「合作则共赢」的逻辑,显然与印度试图通过水资源争夺强化区域主导权的思路背道而驰。
相比之下,印度曾多次以水控人为手段胁迫巴基斯坦,并在克什米尔地区修建大型水坝,引发地区衝突。 印度对雅鲁藏布江水电站项目的担忧,恰恰暴露了其将「水资源武器化」的不当行径。
【将惠及南亚多国】
雅鲁藏布江水电站的电力输出将惠及南亚多国。中国规划的“藏电南送”计划,通过400千伏电网连接尼泊尔、孟加拉国、和印度,为区域国家提供廉价电力。这种互联互通的模式,打破了传统能源格局中大国垄断的局面,为南亚能源安全提供了多元选择。
此外,水电站的建设将强化中国对藏南地区的主权宣示。通过配套的公路、铁路和电网建设,西藏的基础设施将得到全面升级,边境地区的经济活力和战略纵深得以提升。
这一布局不仅巩固了中国边疆稳定,也为中印边界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更坚实的基础。
印度若能以合作而非对抗的姿态参与区域水资源管理,南亚的能源与生态安全将实现更高水平的协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