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48hr,巅峰培训网

Home | 管理咨询 | 职业认证 | 公开课 | 企业内训 | 培训师资 | 培训搜索 | 北大研修 | 清华研修 | 分类广告 | EDP

巅峰培训论坛 > 国家职(执)业资格认证论坛 >
你必须先进行登录 才能发贴,注册新会员请点这里.
今日贴数:7995 |主题总数:77211 | 帖子总数:80238 | 会员总数:2538

最新贴子 |  热门贴子 |  搜索贴子 
  本版搜索:  
    您是本贴的第 166 个阅读者  
  主题:起底:俄罗斯自然科学院院士骗局! 2025/7/19 17:17:26  
   大众创业
 
   等级:论坛骑士(三级)
   积分:2308分
   注册:2016-1-29
   发表:826(307主题贴)
   登录:2114
1  
起底:俄罗斯自然科学院院士骗局!
     俄罗斯自然科学院,与欧洲自然科学院,一样有意思!
     先看看“院士”们都有谁,带你了解一下: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在百度搜索“俄罗斯自然科学院”,
     有3万多条网页信息,但大致可分为2类:
     一类是:祝贺我校XX教授当选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热烈祝贺我司XX董事长当选俄罗斯自然科学院院士;
     另外一类是:如何申请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如何成为俄罗斯自然科学院院士/俄罗斯自然科学院院士申请条件是什么/加入俄罗斯自然科学院院士有什么要求……
    
     初步统计,2021-2024年是当选“院士”井喷年!估计有200多位中国教授和董事长当选俄罗斯自然科学院院士。如何申请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的招揽广告发布也是集中在这几年内。
    
     想找一条俄罗斯自然科学院近年的科研成果看看,网页翻了几十页,愣是一条都没有!
    
     到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官网查阅一下,震惊了!
     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官网:https://raen.info,官网里有:学院介绍、组织章程、会员制度等。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照“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官网介绍:
     俄罗斯自然科学院,是个“会员制公共协会”的民间社团组织,
     俄罗斯自然科学院院士只要你感兴趣、年满18岁,都可以申请!
     科学院负责人:弗拉基米尔.格奥尔基耶维奇.蒂明斯基 (Vladimir.Georgievich.Tyminsky)他同时也是欧洲自然科学院的负责人!
     ……
     原来如此!
    
     欧洲自然科学院,去年在网上已经被“打假”了,科技日报、中国科协、中国日报、南方周末、新华网等都纷纷揭批……在中国招募“院士”的业务一时偃旗息鼓。
     但好像没有多少人关注到:欧洲自然科学院、与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其实是同一拨人搞的,创始人是同一个人。在中国的业务也基本一样:卖院士帽子!再与院校、地方政府签合作框架意向,四处骗吃骗喝……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祝贺当选院士”各大学喜气洋洋的文案发在学校官网上,只要自己不尴尬,尴尬的就是别人?哈哈~
         
     欧洲自然科学院、与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名字非常好啊!而且发展院士的“生意”也很好,那么多专家教授趋之若鹜,两院应该投入政府公关经费,把名分扶正一下。在中国的生意大有可为!
    
     之后机构介绍、形象包装,会不会优化修改,不好说……毕竟那么多真教授拿到了人家院的外籍院士证书!而且外方科学院、中国大学、教授,三方都很高兴,三赢啊!三方都有“扶正”再优化的需要啊!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俄罗斯自然科学院——成立起源的一些故事!见第3楼。
    
     疑似200名中国留学生违规考入日本东京大学?背后牵出留学黑色产业链
    
     策略简述:欧洲自然科学院如何做大做强?外籍院士抱团成长策略!
    
     联合国科学院、联合国国际生态生命安全科学院,院士?荒谬的骗局!
    
     公安局+工商局应该联合调查“欧洲自然科学院院士”事件!
2025/7/19 17:17:26
编辑该贴   回复该贴  
   大众创业
 
   等级:论坛骑士(三级)
   积分:2308分
   注册:2016-1-29
   发贴:838(316主题贴)
   登录:2114
2  
山寨“洋院士”为什么中国有那么多教授趋之若鹜呢?
     欧洲自然科学院,俄罗斯自然科学院,联合国科学院、联合国国际生态安全科学院……招募院士,是个荒谬的骗局!其实只要稍微鉴别,就可以知道里面的猫腻。但为什么中国有那么多教授,对山寨“洋院士”趋之若鹜呢?
    
     一、学术浮躁:追求捷径与形式主义
    
     国内院士评选:难度高,评选标准严格,竞争激烈,许多学者难以通过正规渠道获得院士头衔。相比之下,大部分“洋院士”机构要求并不严格,甚至存在“付费参评”的灰色地带,为学者提供了“捷径”。
    
     学术成果与头衔的错位:一些教授学者缺乏与院士称号相匹配的学术成果,但通过购买“洋院士”头衔,可以快速提升个人学术地位。这种行为反映了学术界存在的浮躁心态,即:过于追求头衔而非实际科研贡献。
    
     二、真假信息差:利用公众认知盲区
    
     机构包装与误导宣传:
     部分“洋院士”机构通过精心包装,如使用“国际”、“欧洲”、“诺奖得主”等字眼,营造权威形象。例如,欧洲自然科学院自称由多国科学家组织成立,但实际上就是6个俄罗斯人在德国注册的民办公司,再拉人充数,其标榜的“诺奖得主担任学院副院长、担任顾问”也被指虚假宣传。其学术权威性存疑。
    
     公众对“洋院士”的认知局限:
     由于信息不对称,许多中国人对国外科学院的资质和评选标准缺乏了解,容易将“洋院士”头衔与国内“两院院士”等同,从而高估其含金量。实际上,国外很多科学院都是“民办公司”,从法律上讲人家的科学院也是合法注册的机构,只是科研能力参差不齐,说不上是违法违规。这种认知盲区为“山寨院士”提供了市场。
    
    
     三、帽子现实需求:头衔背后的利益驱动
    
     职称评定与待遇提升:院士头衔在职称评定、岗位晋升、薪酬待遇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一些学者通过获得“洋院士”头衔,试图在学术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甚至以此作为跳板,进入更高层次的学术或行政岗位。
    
     科研项目与经费获取:院士身份往往与科研项目申请、科研经费分配等挂钩。一些学者可能认为,“洋院士”头衔能够增加其在科研项目评审中的竞争力,从而获取更多资源支持。
    
     学术声誉与国际影响力:有些学者希望通过“洋院士”头衔提升个人学术声誉,扩大国际影响力。这种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国内学术界对“国际认可”的渴望,但也为“山寨院士”提供了可乘之机。
    
    
     四、帽子与经费:学术生态的恶性循环
    
     “帽子”文化盛行:
     当前学术评价体系过度强调“帽子”(如院士、杰青、长江学者……等),导致学者将大量精力投入到头衔争夺中,而非实际科研工作。这种文化加剧了学术浮躁,形成了“重帽子、轻成果”的恶性循环。
    
     经费分配与“帽子”挂钩:
     在科研经费分配中,院士等头衔往往成为重要参考指标。一些学者可能认为,拥有“洋院士”头衔能够增加其在经费申请中的成功率,从而获得更多资源支持。这种利益驱动进一步加剧了“山寨院士”现象的蔓延。
    
    
     五、深层原因:学术评价体系与诚信机制的缺陷
    
     评价体系单一化:当前学术评价体系过于依赖头衔、论文数量等量化指标,忽视了科研成果的实际价值和创新性。这种单一化评价体系为“山寨院士”提供了生存空间。
    
     学术诚信缺失:
     部分学者和机构在追求头衔和利益的过程中,忽视了学术诚信和道德底线。这种行为不仅损害了学术界的声誉,也破坏了健康的学术生态。
    
2025/7/19 18:37:47
编辑该贴   回复该贴   删除该贴  
1/1 页 每页 10 贴 本主题贴数 1   分页: [1] 转到
管理选项:  删除  | 总置顶  | 置顶  | 精华  | 普通  | 转移该贴到:
 
快速回复(必须登陆成功才能发表)
 用户名:  密码:
 主  题:* 不能超过50个汉字或者100个字符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空格 超级链接 插入图片 插入Flash 飞行的文字 移动的文字
 

 
  
 
高层管理者培训与发展服务网-EDPSP.com
地址:海淀区中关村东路95号中国科学院自动化东楼
联系电话:010-8243115O 站长QQ:30989665
巅峰培训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5048987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