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创业 |
|
等级:论坛骑士(三级) |
积分:2142分 |
注册:2016-1-29 |
发贴:778(293主题贴) |
登录:1946 |
|
|
批评董明珠的,很多人逻辑也不行! |
这些人批评董明珠的,都是抓住只言片语,加以放大,上纲上线,却说不到点子上。
如果说董明珠“间谍论”是一叶障目,那很多批评者犯了“刻舟求剑”的毛病。
如果说董明珠“间谍论”是认知低,那很多批评者又犯了“好为人师”的毛病。
如果说董明珠是“落后人才观”,那很多批评者又犯了“看不懂产业”的毛病。
如果说董明珠“不懂用人”,那很多批评者又犯了“外行指导内行”的毛病。
……
1、他们为了说海归有价值,举出钱学森等科学家,这些人脑子是糊的。钱学森这类是顶尖科学家,回国对国家做出巨大贡献,但是如今每年几十万留学生出去,回来的有几个是钱学森这种咖位?钱学森回归那是什么年代?那时中国的科技和产业是什么水平?现在又是什么水平?那时中国有几个留学生?那时的留学生真是金疙瘩,是从国外学了真的先进技术,断崖式领先的人。现在有几个留学生有这断崖式领先的才华?愿意去格力效力?
2、现在这几年出去留学的,一批一批的很多人,大部分其实是学习成绩不太好的,是被“高考”门槛隔开的、家里殷实用留学逃避高考的,他们根本考不上国内985这类大学,但是花钱留学,就可以在国外读一个排名也还不错的大学。现在很多留学中介公司有国外名校“保录取”业务,生意很红火!出国留学成绩优异的也有,但不多。
3、去国外制造业也学不到什么先进的技术了,一来是传统发达国家(美英)基本都防着中国留学生,二来是因为制造业中国已经是最强了,无论是产品设计、生产工艺、技术研发、产能规模,整体而言已经是最强!你可能意识不到,就在贸易战科技战开打的这几年,中国已经度过了一个重要的创新拐点,它被媒体总结为“反向输出”,比如:家电、高铁、地铁、船舶、无人机、工程装备、5G通信、风电光伏、新能源汽车……等生产技术均迎来创新曲线的后半程,开始从中国反哺世界。
4、有人扯董明珠是歧视海归,海归基本都是有钱人家的子弟,否则出不起这个钱出去的,他们受什么歧视?他们后面有很多资源,家里有各种办法,对于进传统制造业厂子,大部分人是不屑的。董明珠不想招,海归们也不愿去。干行政管理岗,干嘛非要海归呢?为海归们担心不能进厂,你不如为毕业找不到工作的农村大学生担心。
5、企业内部的讲话,说的只是本单位的观念和做法,被偷拍流出,就被大量媒体群起而攻之,这是搞坏营商环境,负面作用远远超出董明珠不用海归的所谓“认知低”。一个企业内部讲话,要被这样口诛笔伐,批评者一个个好像是公平公正的化身、正义凛然的样子,要其道歉,这样的营商环境企业家谁还敢说真话?企业怎么能做好?企、事业单位招聘,其实很多都是有内部规则的,但并不公开(假如某单位不招海归,或不招未生育女性,或不招40岁以上男性,或不招非985毕业,但不明说,表面搞政治正确、实际按内部规则办,这对很多应聘者,不是瞎耽误功夫嚒)。
董明珠算是企业家里心直口快的,很难得!不要让企业家们都变成沉默的、低调的、正确的、读稿子的……有什么意思呢?所以我们要保护“董明珠们”,不然“被逼道歉”媒体得手,他们还会经常这样干。
6、有些教授们指责董明珠“人才观落后”,企图教育董明珠一些先进的人才观。也是挺可笑的。格力10万员工,世界500强,这样一个大企业,就是靠人才支撑起来的。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用什么人,怎么用,这是一个大问题,一把手的人才观起了重大作用,才能让这个企业聚集了这么多人才,持续发展。而董明珠,从员工做到董事长,又多次连任董事长,怎么用人,需要教授指指点点?大学教授,很多人从来没管过企业,甚至学院里一个系也没管过。即使当了学校院长,学院也就百十号人,而且大学进人,早就搞成一套标准化的东西,看各种指标,基本上谈不上什么人才观,更没有什么关于人才使用的积累,“不拘一格降人才”早就是过去式了。对于用人,教授就是典型的学院派,一个纯粹的外行。一个超大制造企业应该怎么选人用人,董明珠才是实践派行家!建议专家少建议。
7、董明珠说海归里面有间谍,批评者说海归也不全是间谍啊。双方说得都没错,这就是真实的情况,她也没说海归全都是间谍,她做企业的,确实没有能力弄清楚谁是谁不是。这就跟企业招聘时没精力一一甄别应聘者的能力,就看先看学历和履历,简单高效易操作。
所以,这种吐槽没意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