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创业 |
|
等级:论坛骑士(三级) |
积分:2142分 |
注册:2016-1-29 |
发贴:778(293主题贴) |
登录:1947 |
|
|
对等关税战,利好哪些行业及上市企业?中国国产替代! |

对等关税引发的关税战,短期利空,长期利好中国国产替代!
中国国产替代成本优势凸显:
美国加征关税导致进口商品价格上升,国产替代产品的性价比优势更加突出。例如,半导体设备、高端医疗设备、高端仪器仪表等原本依赖进口的领域,国内企业通过技术突破加速替代进口产品,市场份额会快速提升。
政策与资本双重支持:
国家通过特别国债发行、产业基金扶持等方式强化内需驱动,如2025年首批5000亿元特别国债支持银行补充资本,间接为国产替代企业提供融资便利。同时,关税反制措施(如对美商品加征34%关税)进一步削弱进口的竞争力。
供应链安全倒逼本土化:
企业为规避关税风险,加速供应链本土化布局。例如,东鹏饮料实现PET瓶、纸箱等包材100%国产化,半导体企业通过国产EDA软件和晶圆制造降低对外依赖。
主要利好的行业:半导体、医疗器械、高端装备制造、化工新材料、新能源、农业等行业的国产替代进程,以下为具体分析及受益企业:
一、半导体行业
利好逻辑:
美国对华半导体技术封锁和关税限制,加速了中国半导体产业的自主可控进程。国内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推动半导体设备、材料、芯片设计等环节的国产替代。
对等关税导致进口半导体设备成本上升,国内企业更倾向于采购国产设备,为本土半导体企业提供了市场机会。
受益企业:
中微公司:在半导体刻蚀设备领域具有领先技术,国产替代空间广阔。
北方华创:提供多种半导体工艺设备,产品线丰富,受益于国产替代需求增长。
中芯国际:国内领先的晶圆代工企业,产能扩张和技术升级将带动国产半导体设备和材料的需求。
华海清科:CMP设备;
二、医疗器械行业
利好逻辑:
高端医疗器械市场长期被国外企业垄断,对等关税促使国内医疗机构加快采购国产设备,为国产医疗器械企业提供了市场准入机会。
国家加大对医疗器械行业的政策支持,鼓励创新和国产替代,推动行业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
受益企业:
迈瑞医疗:国内医疗器械龙头企业,产品涵盖监护仪、超声、体外诊断等多个领域,技术实力和市场份额领先。
联影医疗:专注于高端医学影像设备研发、生产、销售,产品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国产替代潜力巨大。
乐普医疗:在心血管医疗器械领域具有较强竞争力,产品包括心脏支架、起搏器等,受益于国产替代和市场需求增长。
万东医疗:专注超导MRI和DR设备,国产化率逐步提升,技术对标国际中高端产品。
辰光医疗:MRI核心部件供应商,覆盖超导磁体、射频探测器等关键硬件,国产化率超90%。其7.0T超导磁体技术填补国内空白,解决“卡脖子”问题
三、新能源行业
利好逻辑:
全球对新能源的需求持续增长,中国在光伏、风电、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具有完整的产业链优势。对等关税促使国内企业加快技术创新,提高产品质量和竞争力,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
欧美等地区对新能源产品的需求旺盛,中国新能源企业通过提升产品性价比,有望突破贸易壁垒,增加出口。
受益企业:
隆基绿能:全球最大的单晶硅光伏产品制造商,技术领先,产能规模大。
宁德时代:全球动力电池龙头企业,产品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领域,市场份额不断扩大。
比亚迪:在新能源汽车整车、电池等领域具有全产业链布局,受益于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快速增长和出口机会。
四、高端装备制造行业
利好逻辑:
高端装备制造是制造业的核心领域,对国家经济安全和产业升级至关重要。对等关税促使国内企业加大自主创新力度,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提高高端装备的国产化率。
国内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升级等需求旺盛,为高端装备制造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受益企业:
三一重工:全球知名的工程机械制造商,产品涵盖混凝土机械、挖掘机械、起重机械等,技术水平和市场份额领先。
徐工机械:国内工程机械行业的龙头企业之一,在起重机、装载机等领域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中国中车:全球领先的轨道交通装备制造商,产品包括高铁、地铁、城轨车辆等,受益于国内轨道交通建设和“一带一路”倡议。
五、化工新材料行业
利好逻辑:
化工新材料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广泛应用于电子、汽车、航空航天等领域。对等关税促使国内企业加快化工新材料的研发和生产,减少对进口产品的依赖。
国内化工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性能,逐步实现进口替代。
受益企业:
万华化学:全球最大的MDI生产商,在聚氨酯、石化、精细化学品等领域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恒力石化:国内领先的炼化一体化企业,拥有完整的产业链布局,产品涵盖炼油、石化、化工新材料等领域。
荣盛石化:主要从事石化、化纤及相关产品的生产和销售,是国内PTA行业的龙头企业。
六、农业行业
利好逻辑:
对等关税可能影响农产品进口,促使国内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力度,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国内农业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提高农产品质量和产量,减少对进口种子的依赖,推动农业国产替代。
受益企业:
隆平高科:国内种业龙头企业,在杂交水稻、玉米等种子领域具有较强的研发和推广能力。
大北农:业务涵盖饲料、养猪、种业等领域,通过技术创新和产业整合,提高农业综合竞争力。
登海种业:国内玉米种子龙头企业,在玉米育种和推广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和技术优势。
神农种业:国内少数具有“育、繁、推”一体化经营能力的种子企业之一。主要产品包括杂交水稻种子、玉米种子、油菜种子。
敦煌种业:是我国最大的玉米种子生产商,业务范围广泛,包括粮食、瓜类、蔬菜、花卉、甜菜、油料、牧草、棉花等农作物种子的引进、选育、繁殖、生产、加工、储藏。
关税战通过倒逼机制加速了中国在半导体、高端装备、高端医疗设备、高端仪器仪表、新材料、新能源等领域的国产替代进程。政策支持、成本优势与供应链安全需求共同推动相关行业的结构性机会。投资者可重点关注技术突破明确、全球化布局完善的企业,同时警惕短期贸易摩擦升级带来的市场波动风险。
【数据】关税反制措施对哪些商品影响最大?
据海关总署数据,2024年中国自美国进口11640.6亿人民币,和日本、韩国规模相仿,占中国全年进口总额的6.33%(我们不要太过于担心了!)。2025年1-2月,中国自美国进口1905.4亿人民币,同比增长2.60%,
中国从美国进口商品排名:

2024年中国自美国进口的主要商品金额及占比,
首位:机械电子类。其中集成电路、发动机及零部件和半导体占比较大,在复杂制程芯片设计、半导体材料研发制造和航空发动机等领域,国产技术的自给率不断提高。
第二:农副产品类。其中绝大部分是转基因大豆(豆二),国内饲料用粮需求稳定,中国对美国大豆的进口需求增加,另外美国高品质棉花占中国进口量的一定比例,在服装等产业中有需求。
第三:能源类产品。美国的液化天然气产品是中国能源进口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的丙烷、丁烷大部分是天然气经分离除杂后的产品,纯度高,杂质少,非常适于烯烃装置,能满足中国相关产业对原料高品质的要求,广泛应用于塑料、橡胶、纤维等众多领域。

【数据.看图说话】颠覆你认知的数据——中美对比!
真正的社会主义优越性,说清楚本质,到底是什么?
为啥GDP还在增长,收入却不涨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