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ua123 |
|
等级:新手上路(初级) |
积分:44分 |
注册:2008-11-30 |
发表:2(2主题贴) |
登录:1 |
|
|
[转贴]清华大学的总裁研修班成为被告 |
沈阳私企老总状告清华大学招生欺诈 索赔10万
“总裁研修班”被诉名不符实
一老总称校方曾承诺名师上课;清华称原告被虚假招生简章“忽悠”
昨日,“清华大学公司治理与资本运作总裁研修班”(简称“总裁研修班”)被诉案开庭。辽宁一企业老总于博称,“总裁研修班”当初所承诺授课的林毅夫等名师未曾谋面。清华大学方答辩称,于博所提供的招生简章系从与清华无关网站下载,清华招生简章没有虚假宣传。
学员称名师从未现身课堂
沈阳博宇有色金属炉料连锁贸易集团董事长兼总裁于博说,他支付37000元的学费后,参加了清华“总裁研修班”第28期。3月份开学后,他听的6天课中,并没之前宣传的专家。
于博称,自己之所以参加“总裁研修班”,师资力量是主要吸引他的地方。于博出示一张经过公证的网站截图显示,有一个“总裁研修班”主讲专家列表,其中包括林毅夫、胡鞍钢、郎咸平、刘冀生等12位知名专家学者。
于博起诉向清华大学索赔10万元。于博的代理律师称,清华大学是在今年5月“总裁研修班”学员维权之后,才修改了相应的承诺内容。
学校称未虚假宣传
清华大学代理人昨日在法庭答辩称,于博所提供的招生简章,系从与清华大学无关的网站下载。清华大学自身网站的招生简章,没有任何虚假宣传和过分的承诺。
代理人说,确有两名教师的课程教学让学员有所不满并给予较低评分,但这在教学中也属于正常。就此校方表示愿意免费安排两次相同课程作为补偿。
法院未当庭宣判。(张太凌)
"总裁学员"状告清华大学招生欺诈索赔10万
王明夫、阎学通、彭剑锋、林毅夫、胡鞍钢、郎咸平、钟朋荣……正是这些如雷贯耳的名师,吸引千万身家的老总于博报名参加了清华大学的“总裁研修班”。但至今课程将尽,这些专家学者无一在课堂上露过面。
昨日下午1时,北京市海淀区法院开庭审理了于博状告清华大学以欺诈手段招生一案。于博要求清华大学按照招生简章的承诺延请名师授课,并赔偿损失十万元。
心动冲名师学费掏了3.7万
于博是沈阳博宇有色金属炉料有限公司的董事长兼总裁。作为千万身家的私企老总,随着事业蒸蒸日上,于博决定“充电”。
今年初,网上的一则招生宣传吸引了于博:清华大学开办“公司治理与资本运作总裁研修班”,招生对象为“企业董事长、总经理及其他决策层领导,政府领导”,从而“使企业家通过资本视角,了解和掌握现代公司治理与资本运作、筹划的知识与方法”。更让于博眼前一亮的是,罗列的主讲老师:王明夫、阎学通、彭剑锋、林毅夫、胡鞍钢、郎咸平、钟朋荣、彭如山、刘冀生、宋逢明、魏杰、刘伟,每个都大名鼎鼎,是经济等领域的顶尖专家。
于博称,是这些名单让他最后下定决心报名入学。今年1月14日,在缴纳了3.7万元学费后,于博成为清华大学第28期公司治理与资本运作总裁研修班的一名学员。
失望 课程烂名师一个未见
总裁研修班为期一年。因为学员大部分都是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所以授课时间选在周末,每两个月教4天课。
从1月17日第一次上课,于博就觉得不对劲。原先承诺五六十人的小班授课,竟然一下子增加到一百多人。且不说授课老师并非网上承诺的著名学者,连课程设计、授课案例等都毫无章法、随意改变。
对这一切,于博起初都选择了忍耐。他说,只要学校承诺的那些著名学者能来,确能提高自己,其他的都可以忽略。但他的期望最后落空了,5月15日,课程已近半,宣称的著名学者依旧一个未见。
“师资素质低下、教学班型和课程整体设计随意改变、授课案例老旧、教员拉关系为自己做宣传、教学服务质量低下……”于博说,这些都与招生宣传严重不符,清华大学存在欺诈行为。
学员们推举于博等四人为代表,向总裁研修班的组织者、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公司治理与资本运作项目中心主任张中朝老师提出交涉,要求对研修班进行整改,兑现承诺。
愤怒清华课程被外包给个人?
遭到张中朝多次推诿后,学员们于5月16日找到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的院长助理陈肖庚。
陈肖庚的话让学员们大吃一惊。他承认,研修班质量确实有所下滑,这个总裁研修班并非继续教育学院的项目,而是外包给了张中朝老师个人,作为个人承包项目,自然要追求利益,选择课时费便宜的学者。
5月17日,陈肖庚代表继续教育学院向学员们道歉,并宣读了一份书面答复:将重新“聘请学界和业界有影响力的师资为学员授课”。陈肖庚还称,清华大学已将研修班管理权从张中朝手中收回,交由该院金融培训中心主任秦宝波直接监管。
为此,部分学员选择了退费退学。而于博等留下来的学员赫然发现,学院接管后,总裁研修班的授课更加混乱。
再次交涉未果,于博愤怒地将清华大学告上法院,要求判令其兑现招生承诺,并在媒体上公开赔礼道歉,赔偿损失十万元。
担忧清华否认公证承诺
昨日在法庭上,于博拿出自己上千万元的纳税凭证,作为自己十万元的索赔金额的依据。于博表示,清华大学严重违背招生承诺的欺骗行为,浪费了他的大量时间和金钱,作为年销售收入十亿元集团公司的总裁,浪费一天就是给国家造成数十万元利税损失,十万元的补偿并不算高,只是为了惩戒清华大学的欺诈行为。
不过,令他没想到的是,面对经过公证的招生宣传,清华大学的代理人宣称,主讲老师这些宣称内容,并非发布在清华大学的官方网站上,所以这些承诺不能代表清华大学。对此,连主审法官都疑惑地问:“学员的学费是否打在清华大学的账上?”
于博告诉记者,真正让他气愤的是看到了清华大学最新的招生宣传,不但仍然把从来没有在课堂上见到过的王明夫、林毅夫、郎咸平等一流专家作为招牌,甚至把目前一塌糊涂的第28期总裁研修班宣传为“成功”、“一致好评”,继续欺骗新的企业。
于博的代理人、北京海铭律师事务所邬宏威律师表示,目前各大学开办的很多培训项目非常混乱,都是以名校名师的招牌收取高额学费后,随便糊弄学员,希望本案能够成为一个标本,“为了清华大学的名誉、为了中国继续教育事业的良性发展、为了广大企业精英不再上当受骗。
在案件审理过程中,记者分别电话联络了清华大学的陈肖庚和秦宝波老师,他们都表示,将等待法律的公正裁决。(殷玉生)
-----------------------------------------
[冷眼看商界]清华大学的总裁研修班成为被告
因为报读了清华大学的总裁研修班,却发现货不对板。在招生说明中列出的郎咸平、林毅夫、魏杰、刘伟等12位知名专家学者授课的承诺,纯属子虚乌有。于是,在清华大学总裁研修班28期的学员们,把清华大学告上了法庭。整个事件的过程简单、清楚。唯一不清楚的就是我们心目中神圣的学术殿堂清华大学,在与时俱进的今天究竟怎么了?
看完了关于这个新闻过程的报道,就不由自主的想起了新闻报道中关于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当然更加少不了想起很久以前新闻媒体报道中,在大连卖肉的北大学子和西安卖肉的清大学子。而最近的就是广州招聘卖猪肉的职员,众多优秀的学子们争相应聘。当然,这些卖猪肉的个案和本次总裁研修班学员状告清华大学是没有任何的直接关系。只是在读到这则新闻报道时,我还是为清华大学---这所心目中神圣的学术殿堂感觉到一种深深的悲哀。我相信那些慕名去报读清华大学这个总裁研修班各个行业的总裁们,把清华大学告上法庭的目的,绝对不是为了退回那区区三万九千元的学费,和索赔那少的可怜的10万元。作为国内数一数二甚至在国际学府中也首屈一指的高等学府---清华大学,没有人会怀疑他在学术殿堂里崇高的学术地位。在商业浪潮席卷全球的现实环境中,如果说连清华大学都会迷失自己的方向。那确实是一件让人感觉到悲哀的事情。众所周之,清华大学的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蕴藏了一代又一代清华教学工作者,呕心沥血的希望和愿望。无数的清华教学工作者把对气节、操守、品德、治学等等方面不屈不挠,战胜自我的信条作为自己一生的座右铭。也因为这样,清华大学才孕育出了那么多让人高山仰止的大师、先圣们。
对于总裁研修班状告清华大学的个案,虽然不足以代表清华大学方面的什么。但至少折射出了当代高校群体发展方向上的某一类选择。而清华大学的个案,无疑已经成为了国内高校群体某种另类发展趋势的缩影。相信如果今天的清华个案还不足以引起社会大众的反思和警惕,明天过分追求经济利益的高校链条模式,最终必然会成为阻碍高校群体追本溯源发展的绞索。
|
[本贴被admin于2008/12/7 14:21:33编辑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