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KTV |
|
等级:论坛骑士(三级) |
积分:1302分 |
注册:2004-8-21 |
发贴:351(296主题贴) |
登录:209 |
|
|
什么是MBA?mba是什么学历?mba是什么的缩写?mba考什么? |
MBA(工商管理硕士)是一个专门为生意人设计的研究生学位,它设计为使你准备好去应付日益激烈的商界,在20世纪早期MBA由美国大学创立,在最近的几十年里,它在全世界范围内已经成为一个享有很高声望的资历。现在有超过1250个MBA学校,而且在内容和形式上有相当大的不同。起先,MBA是一个直接两年的全职研究生课程,今天全职MBA仍是一个一流的课程,在欧洲和其它地方的大学和商学院在很大程度上是模仿美国模式,特别是欧洲,它很快的使MBA适应它的需求,使MBA成为了一种更短的,兼职的(part-time),甚至是远程的学习。新的MBA课程被开发出来以适应地方性的商业需要。这就使学生们对MBA的多样性产生了很大的迷惑,很多商学院在各地提供更国际化的课程。选择的权利在你。
如果你不方便的话,全职就读MBA不是必须的。这是一个很有意义的变化.全职课程是MBA的主要部分,但实际上超过一半的MBA的学生是学习兼职MBA。兼职和远程学习MBA现在已成为MBA市场发展最快的一部份,另外几十年来的一个显著变化是女性MBA学生增多,目前三分之一的学生为女性,而且都在每年增长。很多全职MBA课程被强化成一年而不是原先的二年,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可以根据每个人的能力远离工作。
大部份的兼职MBA持续2-5年。它有多式各样的形式和内容,因此应该查询每一种形式以便找到一个最适合你的.大多数兼职MBA是晚上学习或周末学习,甚至可能是短期住宿班。还有一个显著的变化是花费上考虑,从几千美金到几万美金,兼职MBA的只需花费很少的钱,并需要延续更长的时间,全职MBA的刚好相反,它意味着能更快获得一个高收入的工作.大多数知名的商学院比不知名的学校有更优秀的老师和更好的设施,当然要花更多钱。正如生活中大多数事情一样:你付出的越多,得到的就越多,付出的越少,得到的越少,你应仔细考虑,你想得到什么。
MBA主要是一个投资,有很多事实可证明:它可以导致高薪水的工作,更容易被提拨.MBA研究生比其它专业的研究生更容易获得工作还经常以更高的地位和薪水开始他们的职业生涯,大多数商学院有非常好的帮助找工作的服务和校友联系,在毕业时,这些能够帮助你获取一个好的职业。很多的MBA将告诉你MBA的学习在你的商业生涯中将会非常有价值。
什么样MBA最吃香?市场偏爱执行能力强的MBA
在课堂上,教师往往爱对MBA学生说,培养你们是做总经理的,这种观念导致MBA毕业生爱指挥而不愿服从,有人说,MBA多了,存在泡沫;有人说,MBA少了,中国数十万企业就容不下数万MBA?实际上,对读过MBA、正在读MBA和想读MBA的人来说,这些争论都不重要。要紧的是,搞清楚什么样的MBA在企业最吃香,然后把自己塑造成最吃香的MBA。
市场偏爱执行能力强的MBA
“没读MBA之前还挺听话,读了MBA反而不听话了。”一家企业的老总无奈地感慨他的员工读了MBA之后,执行能力不升反降。
在《经理人》杂志2004中国MBA排行调查中,各种数据表示,雇主对MBA学生评价中,对执行能力的关切度居于首位。
雪先生现在是一家大型家电企业集团的部门总监,他说,有的人读完MBA之后,感觉自己很牛,可以指挥一切。“很多人以为只有书本知识就行了,MBA人为制造的光环,使他们失去了很多进步的机会。”
在雪先生就职的这家大型制造企业,2003年在全国范围内招聘了400多名MBA学生,其中有200人分配到各分公司做营销工作。但在从基层营销组织实干出来的雪先生说,“有些MBA连基本的做事方式都不会,客户感觉很差。”
在课堂上,MBA教师往往爱对学生说,培养你们是做总经理的,这种观念也是导致MBA毕业生爱指挥而不愿服从,不愿去执行琐碎的公司事务的原因。最典型的是,在一家企业,公司让新招来的MBA去了解市场价格,这些不屑做小事的MBA,只到商场里抄抄标价签就交差了事,而不是认真了解标价、打折价和成交价到底是什么。市场信息的错误也导致公司的政策发生了偏差,造成了损失。
钟模荣是中兴通迅公司的六西格玛总监,他说,在中兴,MBA学生非常多,MBA最大的优势是,知识结构比较全面。但MBA只是进入企业时的敲门砖,一个门槛,并不代表有了MBA,就一定能成功。进入企业之后,更多的是看能不能把你所学的知识,变为实践,转化为行动,做出实际成效。因此,MBA进入企业之后,要忘记自己是MBA,而要以行动和绩效说话。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工商管理学院院长张新民根据自己同企业打交道的经验指出,MBA培养的是基层管理干部,更强调执行能力强,而不是战略能力强,因此企业更欢迎能很好完成上级交给他的任务的MBA,更欢迎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解决实际问题的MBA。
行业经验和个人素质更关键
“学工科的学生,到企业工作有实践经验后,再回学校学管理,这样的MBA企业比较欢迎。”从事制造业的奥克斯集团副总裁吴德云说。
吴先生的观点代表了部分制造型企业的需求。在《经理人》杂志的MBA排行调查及采访中,我们发现,企业对MBA经验结构最基本的需求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个层面是MBA须具备基本职业素质和良好的领导技能。MBA必须具有适合在组织里生存的基本技能,主要包括团队协作、人际技能、沟通能力等。“有些人尽管学过MBA,但他们连基本的为人处事都不会,根本不顾及组织里其他人的感受,搞得人人都想揍他。” 一位大企业的高层说。
第二个层面是要求有宽泛的知识面和快速的学习、反应和动作能力。科龙集团企划部部长、中山大学MBA毕业生薛彦珉认为,读MBA掌握了系统的知识,但这并不等于照搬书本知识就可能解决不断遇到的新问题。正如考了驾照,虽然有了基本的驾驶技巧,但在实际开车过程中,需要不断地了解周围的环境,不断地作出反应,并调整自己的方向。
第三个层面要求MBA毕业生有较好的行业经验,对某个行业或领域有较深的理解。彭先生读MBA前,曾在江西的某地方小制造企业工作,尽管他考取了北京某名牌大学MBA,但他毕业时,MBA的光环并没有给他带来一份满意的工作。如今,他在一家民营的中小型咨询公司上班。“有时候真的感觉找不到方向,有点迷茫。”他说。事实上,对越来越理性的用人企业而言,他们在招聘MBA时,对其读MBA前的行业经验及工作背景非常看重。“现在有的MBA非常年轻,刚大学毕业一两年,就考MBA,没有什么管理经验。”奥克斯集团副总裁吴德云说。
首先要懂“人”和“财”
能说一口流利普通话的古瑞,是一位三十多岁的法国年轻人,毕业于中国的商学院。如今,他是北京炒得最火的锋尚房地产公司COO。他认为,读MBA和EMBA,他最大的收获,就是通过学习人力资源课程,对人有了新的认识。比如,企业需要招聘工程人才,通常一看这人是学工程专业的,就会觉得他合适。其实未必,因为,企业用人能否成功,一定要结合专业及个人性格、品行来考察。
做企业,无非是人、财、物的组合。战略、营销、人力资源、财务等课程,每个MBA都在学。在当今MBA知识结构同质化的今天,对人力资源、财务和人文知识掌握比较好的MBA,其受欢迎程度比较显著。
大家普遍认为,学MBA的难点在于,首先一定要懂得识人用人之道。“企业管理者很多事都不可能亲力亲为,这时候,学好人力资源课程,了解人的属性,选好人用好人,十分关键。了解人,除了西方人力资源学说外,中国的《韩非子》、《孙子兵法》、曾国藩的《冰鉴》等传统文化经典著作,其价值甚至比西方学说还大。” 科龙集团企划部部长薛彦珉这样认为。
薛彦珉认为,职务越高,打交道的人越多,越需要迅速地对人作出判断,其范围,不仅包括员工,而且包括合作伙伴、客户、供应商等,因此企业要求的是广义上的用人识人之道。
其次,一定要精通财务。在工商界,天天就是跟钱打交道,了解钱的属性、特点,十分重要。“要知道一堆钱放在一起会发生什么。同样是1个亿资金,不同的使用方法,其价值完全不一样。”
第三,要具有较好人文修养。管理沟通中如何写好报告,如何作好演讲,其实功夫在诗外,应该要通过一些文化的软性力量,用人文的方法培养个人魅力,所以MBA也要加强学习人文方面的课程。
是是非非MBA
“除了拥有MBA的头衔外,MBA毕业生没有其他任何的优势。”一家大型企业集团西南分公司总经理这样评价MBA,“我觉得有些MBA其实还没有优秀的本科生好用。”
这位自己也拥有MBA头衔的总经理说,在他的分公司里,曾有一个案例:他的一位管理干部张某曾在湖南某地监狱做了20年的管教人员。为了改变命运,张某考取了某名校MBA,毕业后进入了这家全国知名企业。结果,在企业里,张某还是使用管犯人一样的手段来管理手下的业务员——他让分公司办公室人员,每隔一小时就给在外跑业务的五六十个业务代表打电话,检查业务员在哪里,在做什么。“这种不以绩效和目标为管理导向的人,说明读MBA对他没用。”这位总经理说。
有一所名校的MBA协会曾经做过一个调查,结果发现,很多MBA毕业生在进校时是什么,离校时除了知识多一点外,他长期以来形成的个性和做事方式,实际上没有什么变化。比如,有些吸收知识快,表现活跃的,入校时就这样,离校也这样;相反,有些人吸收知识慢、说话语无伦次的,MBA毕业时也没有大的改观。
外经贸大国际工商管理学院院长张新民所指出,商学院学习只是MBA们的加油站,可以提供质量优良的油,但不能保证每辆车都跑得一样快,这些MBA优秀与否,与本科学习基础和工作经验有直接关系。
实际上,目前MBA最饱受诟病的,集中有四大问题:
● 出现了没有管理经验的低龄化MBA。有的学生刚本科毕业一两年,找不到什么好工作,发现MBA热门,好找工作,于是就报考MBA。
● 在MBA光环的笼罩下,一心只想做总经理,眼高手低,不屑从小事从基层做起,执行能力差。
● 不能很好地融入中国的企业环境。不少到中国本土企业工作的MBA,到哪个公司,都说公司管理落后,自以为是,生搬硬套MBA的书本知识,不能基于公司所处的环境,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 所学的MBA知识用不上,或者根本不知道如何去用,实际做起工作来,方法跟读MBA前没有什么区别。
“企业也要调整心态”
“我觉得学了MBA对我帮助挺大。”在东风集团旗下零部件公司担任副总经理的陈兴林说。
陈兴林以前是学工程技术专业的,读MBA前,遇到问题,他习惯于从技术上找原因。读了MBA之后,工作中遇到难题,陈兴林会更多地从战略、流程、人力资源、投资回报(财务)等多角度去找原因,而不再单纯从技术角度看问题。
虽然目前MBA存在各种问题。但是,陈兴林认为,MBA不是多了,而是少了。“MBA是一种语言,如果一个团队里只有一两个人是MBA,其他人都不是,MBA在其中可能就找不到共同语言,可能就会很孤独和痛苦。”陈兴林说他的同学中就不乏这样的例子。
中山大学管理学院MBA教育中心主任朱淼则指出,MBA在外企的使用一般比较成熟,在国内企业,有的对MBA的期望过高,特别是民营企业领导,也应该调整心态,不能一上来就对MBA有过高利润指标要求。
曾在国有企业担任高层,有多年人力资源管理经验的奥克斯集团副总裁吴德云提出,从他个人的经验,MBA的总体素质还是不错,关键在于你怎么去用他,作为领导,一方面要帮助MBA调整心态,另一方面对MBA提出的解决问题的方案,你要善于有修正地采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