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企业投融资服务中心>> 新闻通知:温州炒房团黯然没落 6000亿游资寻找出路
索引

>>投融资首页
  ┃
  ┠会员登陆
  ┠新闻与通知
  ┃
  ┠融资直通车
  ┃ ┠项目列表
  ┃ ┠服务机构
  ┃ ┠资金信息
  ┃ ┠产权交易
  ┃ ┠
  ┃ ┠发布项目信息
  ┃ ┠发布资金信息
  ┃ ┠发布服务信息
  ┃ ┗发布产权交易
  ┃
  ┠FAQ问答
  ┠关于我们
  ┠合作伙伴
  ┠能源500强班
  ┗金融服务产品

温州炒房团黯然没落 6000亿游资寻找出路


发布日期:2009/2/11   来源:重庆晚报   
 “温州炒房团”创造了一个传奇时代。大约在2000年冒出来的这个“新名词”,一度被视为洪水猛兽,而在这个团体自己眼中,他们演绎了一个又一个财富神话。8年过去了,历经房产业的几度起落,风水轮流转,现在可以总结的是,温州炒房团已经黯然没落。而他们手里的6000亿资金不知投向何方……

  炒房团不再靠炒房盈利

  13日上午,温州人陈显荣接受记者采访时,他的手机响起。一位房产开发商向他发出邀请:“组织人过来看看。”

  陈显荣是家族“带头大哥”,他带领陈家十几位亲戚炒房。

  “3年前,温州人出去买房要遭人白眼。现在开发商资金紧缺,主动邀请我们过去了。能成交当然是好事,其实他们还是想通过我们造势。”陈显荣说,“但我不会去了”——眼下,他的手头还套着20多套房子。

  开发商为何邀请炒房团?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凭借购房团的购房合同,开发商就可以顺利从银行获得贷款。有些购房团甚至只是开发商请的托,用他们的“内部合同”套取银行贷款来维持紧张的资金链。而“温州人来了”向普通购房者传递的信息是:房子将会被抢光,再不买价格会更高。

  温州炒房团已热情不再。一个明显的佐证是:作为温州炒房团重要推手的房产中介公司目前境遇惨淡。半年来,温州已有近半中介公司倒闭。

  “温州民间资金现在更多地是给一些小开发商借贷,与炒房是两个概念了。”温州当地规模较大的房产中介天浩置业总经理王珍楠说。

 炒房曾经利润滚滚

  “很多人骂我们炒房的,但更多人是一边骂一边羡慕我们。”陈显荣回忆3年前涉足房产的盛况。

  2005年初,当时温州市区的房价已经被本地人炒过万元大关。陈显荣“抢”到了5套房,半年间为他带来了近50万的利润。

  其实,2000年温州人就开始流行在杭州买房,“温州炒房团”逐渐成形。2001年8月,一个由157名温州人组成的看房团携5000万资金奔赴上海,温州炒房团从此名声在外。到了2003年、2004年,随着房价的节节攀升,辗转各地的温州炒房团已被当地的自住购房者视为洪水猛兽。

  2003年下半年到2005年初,以上海为龙头的全国房价猛涨,投资风行,有些商品房从期房到现房短短十几个月里,倒手二次三次,“快进快出”推动了“快涨快升”。

  房价猛涨引发了中央政府的宏观调控。2005年4月至6月间,国务院连续出台措施遏制投机炒作。上海房价应声下挫,到2005年末,上海商品房销售均价从9872元下降到6698元,下降约3成。温州市中小企业促进会会长周德文介绍,在2005年底之前的不到3个月时间,有300亿温州资金从上海房市撤出来。温州炒房团的资金从此开始出现分化。

  但地产商最终在与调控政策的博弈中胜出,随后两年,房价迎来了更疯狂的上涨。2007年,上海房价突破万元大关,而北京房价比2006年同期上涨超过40%,均价达11377元。

  陈显荣的资本开始了“滚雪球”。截至2008年初,陈氏一家的资本积累已经过亿,手中房源不下200套。

 风光时代渐行渐远

  “这两年,我们买房几乎已经买到丧失判断力。”陈显荣说。

  2008年5月开始,陈显荣嗅出了寒冬的味道,房子越来越难脱手,部分城市房价开始下跌。

  虽然降价抛售了几十套房产,但陈氏一家在各地尚有150多套房压在手里。仅此一项,每月向银行支付的贷款利息就高达20多万。

  “这回玩过火了。”陈显荣说,贷款高压已经让他几个月不曾安稳入睡。

  真真假假的温州购房团不断在各地上演,但在更多温州人眼里,背着成捆的钞票四处购房的日子已经渐行渐远。陈显荣坐在咖啡馆里,眼睛望向窗外:“让他们去闹腾吧,熬过这一把,我不会再玩房子了。”

  记者接触的多位温州炒家都表示,再也不敢轻易涉足房产了。

  按照周德文的说法,温州目前至少有6000亿的民间游资在寻找出路。

  下一个被炒起来的,会是什么?

  据中国新闻周刊

  温州炒房团败走重庆

  在去年3月重庆的房交会上,温州炒房团以均价低于开盘价数百元的价格亏本甩卖300多套房屋。他们表示,败走重庆只因3大失误。

  一大失误是选择了高档房屋投资。其他城市的成功经验表明,高档房的升值空间更大,也更容易出手。哪知,重庆购房者却并不追捧高档房。失误二是面积只挑大户型。“150平方米至200平方米的房子在其他城市很好脱手,但重庆人却偏爱中小户型。”失误三是地段独爱渝中区。按照惯性思维,城市中心必是黄金地段,房屋脱手很容易。温州炒房团后来才知道,不少重庆人居家的首选地点并非渝中区。